时间从不会因为我们的失败而暂停,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每天的竞争都很激烈。康德曾说过:“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有了计划,人生才会有方向,给自己制定目标,就像给船舶导航,不至于让我们迷失方向,所以对我们来说有一份长期的规划是很有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书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自己的清晰认识和定位,是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有利的工具,可以帮助自己确定职业生活目标。

11月12日17:00,营销(专升本)2503,营销(专升本)2501,营销(专升本)2502,物流(专升本)2503在2教101教室举办了一场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专题活动。本次活动由崔肖雅老师主讲。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职业观,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中,崔老师通过MBTI性格测评(INFJ型人格)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ASC型倾向),引导同学们深入剖析自我认知与职业匹配度。让同学们有一个自我的认知,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强调:“职业规划不是简单的目标设定,而是动态调整的思维训练。”现场通过SWOT分析法,帮助学生识别个人优势与外部机遇,制定出完整的规划路径。

针对大学生常见的迷茫期,崔老师特别指出:“职业发展如同航海,既要有罗盘的指引,更要学会随风调整帆向。”他结合当前AI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社会趋势,建议同学们在夯实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跨界思维与终身学习能力。互动环节,崔老师通过生涯技能树跟同学们提了三个问题:“1.自己未来想做的职业?2.以及如果想做这个职业需要上述的那些能力/品质相结合。(也可补充上述没有的能力)3.怎么样能够获得(培养)这些能力或品质?第一位同学说道:“我想当营销总经理,他说他需要博学广识的头脑,奉献社会的心,平易近人的性格,持之以恒的毅力;他说到,为了获得这些他将在校内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第二位同学说道:“我想创业,要自己去当领导;当然要有自己的公司,这需要一笔大的启动资金,丰富的人脉资源和不惧失败的勇气”。

崔老师还问到同学们,有没有想要考公考研的同学们。同学们积极响应,然后有一位同学说道想要考研,但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另一位想要考公的同学也有这样的烦恼。崔老师跟同学们说到:“考研、考公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先明确“职业目标”,再倒推“当下选择”,避免为了“逃避就业”而盲目跟风。考研:本质是“延迟就业+提升竞争力”,适合职业目标对学历/专业深度有明确要求的情况(如高校老师、研发岗、法律/医学等专业),需提前确认目标行业是否“唯学历论”,避免“读研即失业”。考公:核心是“追求稳定+社会价值”,适合偏好规律作息、希望从事公共服务(如政策执行、民生保障),且能接受薪资中等、晋升节奏较慢的人群,需结合自身性格(如是否耐得住按流程办事)判断适配度。直接就业:关键是“积累行业经验+明确职业赛道”,适合职业目标清晰(如互联网运营、市场营销)、且行业更看重实践能力的情况,能快速在工作中定位自己的优势与短板,后续可再通过“在职考研”提升学历。”

同时,崔老师也提到了西部计划和参军入伍;班中正好有两位退伍回来的同学,主动帮老师给同学们普及和讲解。
活动结束,崔老师给同学们寄语人生的路需要自己走出精彩,每一次挫折都会成为宝贵的人生阅历,要勇敢的面对人生,现实生活是未知的,是残酷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不仅仅是人生的计划和目标,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责任,制定下这份职业生涯规划报告,它帮助我明确发展目标,提高我的生涯规划能力。我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充实自己,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努力经营当下,直至未来明朗。
撰稿:苏孟飞
供稿: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
摄影:苏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