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盒、塑料瓶、干树叶……这些随手可丢的'小废物',真的能变身萌趣小动物、治愈系小盆栽吗?”11月12日下午16:00在多功能报告厅,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辅导员李苓芝老师带着同学们的好奇心,用行动给出了肯定答案。活动开始前,我们就提前收集了纸盒、瓶子、旧卡纸、树叶等“宝藏材料”,并鼓励四个班的组宣提前与同学沟通,把宿舍里的废旧瓶盖、奶茶袋、快递盒也带到现场,让创作素材更丰富多元。


以身作则,用行动唤醒环保创新意识
活动开始时,李苓芝老师不仅分享了“落叶成画、瓶盖塑宠”的趣味案例,更带来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环保手工作品——用快递盒改造的“森林小屋”和毛线编织的“多肉盆栽”。这些作品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大家纷纷表示“原来废品还能这样玩”。为了让理念更具象化,老师还现场播放了几个优秀环保手工博主的作品视频。这些博主将快递盒、旧衣服、玻璃瓶等废品变身为艺术品,不仅展示了“变废为宝”的无限可能,更传递了"环保可以很有趣"的理念。



手工创作,迸发共创活力
活动准备阶段,李苓芝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开启了超热闹的“物料收集计划”!李老师提前备好安全剪刀、环保胶水等实用工具,还攒了不少快递盒当“创作基底”。同学们更是热情满满,从宿舍翻出攒了好久的快递盒、喝完的奶茶袋、洗干净的空塑料瓶,还有校园里捡回的小树枝和金黄秋季落叶,小心翼翼压平收好。这些清一色暖黄调的“宝贝”堆在一起,像藏了一捧秋日阳光,俨然一个满是惊喜的“创意仓库”,为后续创作筑牢了满满基础~



同学们都热情满满,有的用树叶做成捧花;有的用快递盒做成可爱小动物,或是用奶茶袋改装成的收纳小包;还有的同学把每一片独一无二的树叶组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好看的皇冠。


老师则在各组之间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同学的创意给予建议,鼓励大家突破常规,比如在“森林小动物”主题中尝试加入废旧纽扣做眼睛,让作品更具灵动性。现场既充满了创意迸发的惊喜,又洋溢着手工协作的快乐,每一件作品都在大家的巧手下逐渐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模样。



以创作为媒,让环保与创意扎根生活
此次活动通过丰富的环节设计,不仅让同学们深度体验了“变废为宝”的创意乐趣,更将“环保+创新”的理念深深植入大家心中。在动手创作与团队协作中,大家的动手能力、审美素养与共创意识得到显著提升,而这份对废旧物品价值的全新认知,也将持续激励着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拥抱创意,让每一件“废材”都能在巧思与双手下焕发新生。
撰稿:杨雅迪
供稿: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
摄影:杨雅迪 柴春玲 王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