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关注班级同学心理健康,搭建匿名倾诉与互助支持的交流平台,缓解大学的适应压力与成长烦恼,11月12日金融2401班以“树洞传心声,便签递暖意”为核心,在无边书院501麦苗·讲堂成功举办了一场志愿服务活动。活动通过“匿名书写-随机传递-暖心回复-自愿分享”的形式,让同学们在文字的碰撞中释放情绪、收获理解,用小小的便签搭建起班级情感联结的桥梁,彰显了青年学子互助友爱的志愿精神。


随着刘奕萱同学将便签纸和笔分发到每位同学手中,“树洞”之旅正式开启。同学们纷纷低头沉思,将平日里藏在心底的烦恼、困惑或是对未来的迷茫诉诸笔端:“总是忍不住相家,该如何更好适应集体生活?”“金融专业的课程难度超出预期,担心自己跟不上进度”“不知道如何拓展社交圈,害怕孤独感”……没有身份的束缚,没有言语的顾虑,一张张便签成为了情绪的“出口”。书写完毕后,大家小心翼翼地将便签叠好,依次投入提前准备好的小铁盒中,盒内渐渐装满了沉甸甸的心事与期待。


在随机抽取环节,现场氛围既紧张又充满好奇。每位同学从铁盒中抽取一张陌生的便签,化身“暖心树洞”,认真研读纸上的文字,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那份情绪。大家拿起笔,用真诚的语言写下鼓励与建议:“我也曾有过同样的感受,不妨多参加完满活动,你会发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可以组成学习小组一起进步”“想家的时候就给家人打个电话,他们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字里行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饱含着同龄人最真挚的理解与善意。有同学在回复中分享自己的相似经历,用亲身感受给予安慰;也有同学用幽默的语气化解烦恼,传递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回复完成后,活动进入自愿分享环节。不少同学主动将自己的便签和收到的回复一起贴到小黑板上,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双向的温暖。小黑板上,五颜六色的便签,既有倾诉烦恼的真挚文字,也有传递力量的暖心寄语,成为了班级里一道独特的“情感风景线”。同学们围在黑板前,认真阅读着每一张便签,时而为相似的烦恼共情,时而为暖心的回复会心一笑。有同学感慨道:“原来不止我有这样的困惑,看到大家的回复,感觉自己不再孤单了。”还有同学表示:“写下回复的过程,也是自我梳理的过程,能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成就感。”



活动尾声,辅导员表示,“树洞”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安全的情绪释放渠道,更让大家在互助中学会了理解与包容,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她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保持这份真诚与善意,主动关心身边的同学,让班级成为充满温暖与支持的大家庭。

此次“‘金’彩有你之树洞传心声,便签递暖意”志愿服务活动,以小切口回应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大需求,用简单却真挚的方式传递了志愿精神的内核。便签承载着同学们的心声与期盼;一次次匿名的互动,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活动不仅帮助同学们有效排解了成长烦恼,更让大家在参与中学会了倾听、理解与互助,为大学的集体生活注入了温暖的力量。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也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生动实践,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关注自我、关爱他人的责任与担当。
撰稿:孙硕硕
供稿: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
摄影:孙硕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