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大学生面临学业、社交、未来规划多重压力,“情绪内耗”“心理焦虑”成为普遍困扰的背景下,晋中信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国贸(专升本)2502班,于2025年10月20日在无边书院开展了以“悦纳自我,温暖同行”为主题的情绪识别与调节体验日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释放压力、联结心灵的专属平台。
以“心”为引:一场“不说教”的心理疗愈盛宴
本次活动是晋中信息学院“精神卫生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国贸(专升本)2502班承办。活动聚焦学生“情绪识别难、压力释放无门、心理支持匮乏”的痛点,以“低压力、强参与、真联结”为核心设计理念,摒弃传统心理讲座的“说教感”,通过身份盲盒、压力拆解、团体艺术创作等沉浸式互动形式,让国贸(专升本)2502班的学生在90分钟的活动中,完成一场从“情绪觉察”到“压力消解”再到“心灵联结”的成长之旅。
以“动”释压:三大环节解锁情绪疗愈新体验
(一)“身份盲盒+情绪搭子”:在共鸣中开启心灵对话
活动开始,“身份盲盒+情绪搭子”的环节便打破了现场的拘谨。每位学生需要填写两张卡片:一张“隐藏身份”卡(如“每天偷偷给楼下猫咪喂了5个多月的饭”),一张“近期小情绪”卡(如“论文卡壳到想‘摆烂’”)。匿名收集后,工作人员随机将“身份卡”和“情绪卡”重组,形成一个个充满反差感的“情绪搭子”组合。
当“给猫咪喂饭的‘隐形爱心人’”与“被论文逼到崩溃的‘学术人’”组成一组时,现场爆发出阵阵笑声。随后的“情绪应对办法分享”环节,更是让大家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焦虑”“他的办法居然真的能试试”。更有某位同学感慨道:“本来以为自己的‘小情绪’很特别,没想到大家都有类似的困扰,而且同学们的建议特别接地气,不是空喊‘加油’那种,是真的能用到生活里的。”

(二)“压力拆解局+互助清单”:把“大焦虑”拆成“小行动”
“压力像一团乱麻,越想越焦虑,但把它写下来、拆开来,居然就清晰了好多!”在“压力拆解局+互助清单”环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拿着“压力拆解表”梳理自己的困扰:从“怕挂科”细化到“某门课的某章节没听懂”,从“担心就业”拆解为“实习经历不足”“职业规划模糊”等具体问题。
紧接着的“靠谱建议接龙”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同学们不再是独自面对压力的“孤勇者”,而是变成了彼此的“智囊团”。这种将“情绪宣泄”转化为“问题解决”的方式,让心理压力有了实实在在的“落地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李老师点评道:“当学生学会把‘抽象的焦虑’具象化为‘可操作的小问题’,再通过同伴互助找到解决路径,心理内耗就已经消解了大半。”

(三)“班级树洞画+未来明信片”:用艺术与期待锚定心灵
在“班级树洞画+未来明信片”环节,一幅以“我们的‘不焦虑’小角落”为主题的大白纸被铺展在桌面。学生们拿起画笔,或画出“能治愈不开心的猫咪窝”,或绘出“写论文时突然迸发灵感的瞬间”,最后共同完成了一幅充满温暖与力量的集体创作。这个过程中,画笔成为情绪的出口,色彩成为心境的表达,原本压抑的情绪在艺术创作中悄然流动、释放。
随后的“未来明信片”环节,学生们给“1个月后的自己”写下约定:“下周开始,每天花10分钟复盘当天的小成就”“这个月要主动参加一次行业分享会”……这些具体而微的“小目标”,被塞进信封,将在一个月后开启。最后,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辅导员李苓芝道:“‘未来明信片’是一种‘心理锚定’,当学生写下对未来的期待时,其实也是在给当下的自己注入动力,这种‘延迟满足’的期待感,能有效对抗即时的焦虑。”


以“行”致远:从一场活动到长效心灵守护
活动尾声,全体学生分享了“今天最触动我的1件事”,并拍摄了“树洞合影”。当快门按下的瞬间,镜头里的笑脸不再是初见时的拘谨,而是带着共鸣、温暖与力量的从容。
这场“悦纳自我,温暖同行”的心理主题活动,不仅是一次情绪的疗愈、心灵的联结,更是晋中信息学院探索“沉浸式、互动式、朋辈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从“身份盲盒”到“未来明信片”,每一个环节都紧扣学生心理需求,每一次互动都致力于打破心灵壁垒。正如活动主办单位所言,这场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90分钟的情绪释放,更在于让学生学会“看见情绪、拆解压力、联结同伴”,将这些能力延伸到日常学习生活中,真正实现“悦纳自我,温暖同行”的长期成长。
撰稿:韩钰婷
供稿: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
摄影:韩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