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临近,如何在就业、考研、考公赛道找准方向,让志愿精神与职场生存同频共振?10月17日12:00,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辅导员吴雅诗于博学楼302教室开展“我的‘奇葩职业规划书’——当志愿精神撞上职场生存”为主题的辅导员说完满活动,以“未来规划与身心健康”为核心,通过数据解读、方法指导与互动交流,旨在为同学们绘制实用且温暖的成长蓝图。

活动开篇,吴老师用一组数据揭开职场与升学现状: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1180万,新增岗位增速仅4%,供需比1.9:1;企业最看重实习经历(78%)、项目成果(65%)与职业资格证(52%),数字经济等领域正释放机遇。升学赛道同样激烈,2024年考研报考498万、录取率22%,国考平均竞争比77:1,但也有规律可循——专业硕士占比62%,“双一流”复试重科研与英语能力,这些数据帮同学们避开盲目规划误区。

针对不同方向,吴老师搭建“分赛道”指导体系。就业方面,“三维六面”模型强调专业硬实力、实践软实力与职业适应力,建议大二起建“成长档案”;考研推出“三阶八轮”复习法,划分基础、强化、专题、冲刺四轮,并推荐官方考纲、目标院校课件等资源矩阵;考公板块则演示“竞争地图”小程序,助同学精准选岗,还分享行测答题速度目标与申论写作框架。

“职业规划需连接社会价值”,吴老师以志愿精神为切入点,分享案例:参与乡村振兴支教的毕业生,进入教育、公益领域比例提高2.7倍;学校“学术志愿基金”提供最高五千元经费,支持学生赴基层调研。现场还发布社区编程辅导、湿地监测等“公益合伙人”岗位,鼓励同学将志愿经历转化为职场“隐形竞争力”。

考虑到毕业季焦虑,活动设“心灵护航”与“安全守护”环节。数据显示68%大三学生有“选择恐惧症”,吴老师引入“焦虑曲线”模型,分享有氧运动、情绪日记等调适方法;针对高校网络诈骗上升37%的情况,演示“四不”原则,提出“5·30”校园安全守则,还现场示范灭火毯与AED使用。

尾声,吴老师发放“毕业前300天时间轴”Gantt模板,标注关键节点与缓冲期,建议用OKR设定目标、梳理四级资源网络。她强调:“职业规划是动态旅程”,希望同学以理性锚定方向、用志愿点亮征途,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双赢。此次活动既提供实用工具,又传递成长理念,助同学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从容迎接人生新阶段。
撰稿:张师如
供稿: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
摄影:张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