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正浓,佳节余韵悠长。为打破“节日专属”的限定,让传统技艺的体验回归日常劳动本身,10月15日16:00-18:00,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会计2401班于毣谷书院望野·共享厨房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拒绝画饼,手作真饼”完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鼓励同学们从“被动的倾听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在亲手制作月饼的实践中,感悟匠心,凝聚情谊。
尽管中秋已过,活动现场却热度不减。操作台上,冰皮预拌粉、豆沙、莲蓉、奶黄等馅料以及各式月饼模具一应俱全。没有了“赶节”的匆忙,同学们反而更添了一份从容探索的兴致。我们不在中秋,却要亲手做出最‘真’的饼,这本身就是一种最有力的宣言!”
揉面是耐心的试炼。同学们细致地调配水与粉的比例,反复揉搓。从最初的粘手或干硬,到最终的光滑柔软,每一个完美面团的诞生,都是耐心与细心的成果。


包馅是技巧的挑战,更是“防翻车”的关键。如何将一份馅料完美地包裹进薄厚均匀的饼皮中,成了大家面临的最大挑战。有的同学贪心多放了馅料,导致封口时“露了馅”,急忙揪下一小块面皮进行“紧急修补”,宛如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有的同学则手法娴熟,将面团在掌心轻轻按压成碗状,放入馅料,用虎口一点点向上收拢,揉搓成一个光滑的圆球,动作一气呵成,引得周围同学连连称赞。


压模是赋予月饼灵魂的时刻,充满了开盲盒般的惊喜。同学们将包好的圆球放入自己喜欢的模具中,轻轻按压、然后提起。“成功了!”随着一声声欢呼,印有精致花纹的月饼便脱模而出。玉兔、祥云、牡丹花……一个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月饼在盘中整齐列队。 这个过程不仅是对传统模具的认知,更是对“匠人精神”的微观体验。


经过短暂的冷却,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品尝起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家互相分享、品评,欢声笑语不断。这枚迟到的“月饼”,早已超越了节令食品的意义,成为同学们协作、创造与分享的见证。



“以前总觉得过完节就没氛围了,但今天和大家一起动手才发现,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创造的过程本身,而不是某个特定的日期。”同学们感慨道,“‘画饼’永远无法带来这种实实在在的满足感,亲手实现的‘小目标’才最甜。”

本次活动成功地将传统习俗转化为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它深刻地启示大家:行动的价值永远高于空谈。同学们用双手和汗水,将“拒绝画饼”的口号,淬炼成了盘中可触可感的“真饼”,也为班级共同体留下了一份超越节日、回味无穷的温暖记忆。
撰稿:李哲慧
供稿: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
摄影:李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