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阳光柔和,咖啡香气弥漫。为让同学们放松身心、感受生活美学、增进交流、培养能力,人资2401班在10月15日14:30-15:30于毣谷书院三楼蘑菇·天台开展“从豆到杯 研磨醇香”完满活动,天台成了满含暖意与青春联结的校园“第三空间”。


趣味开场:一杯咖啡的灵魂叩问
活动伊始,先以轻松互动拉近距离。主讲人提出“喝咖啡为提神还是品味”的问题,点燃现场氛围,引发共鸣。随后,结合实物样本,生动讲述咖啡“生命之旅”:从赤道咖啡园采摘鲜红樱桃,到水洗处理、控温烘焙,再到制成深褐色豆粒 ,各环节的风味奥秘让同学们入神。讲解风味轮时,有同学惊叹咖啡不仅是苦的,还可拥有花果酸香、坚果醇厚。这场简短的咖啡文化入门,将同学们对咖啡的认知从功能性饮料,拓展到文化与风味领域,也为大家初步构建起欣赏咖啡的生活美学框架。


手冲进化论:从手忙脚乱到从容萃取
活动的核心环节——“从豆到杯”的手冲咖啡演示与实践,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没有专业操作台,几张课桌拼起便是阵地;没有电子秤,自带的小量勺成了计量工具,同学们全凭摸索开启这场“咖啡修行”。
各组分工明确:有人紧攥手动磨豆机,顺时针匀速转动摇杆,豆粒在腔中碰撞出细碎声响,磨好的粉簌簌落入瓷碗,凑近便是浓郁的烘焙焦香;有人提前用热水温烫玻璃壶,再小心注满热水,指尖轻触壶壁判断水温;冲泡的同学端着细口壶,手腕微颤把控水流,先让热水轻润粉层,看粉团鼓着气泡完成闷蒸,再绕圈淋水,琥珀色的咖啡液顺着滤杯纹路缓缓滴入杯中。
起初难免手忙脚乱:磨豆力道不均,粉粗细混杂;水流控制失当,滤纸边缘漏液;忘了温壶,咖啡温度不足。但大家边试边调,交谈声从慌张的“怎么办”,变成细碎的“慢点儿倒”“粉再磨细些”。渐渐地,摇晃的手稳了,估算的比例准了,滤杯里的咖啡香愈发醇厚。当第一杯手冲咖啡递到同伴手中,满足笑容里,藏着简易条件下,用专注与耐心酿出的甜。







天台寻味记:咖啡里的交流与共鸣
各组咖啡液滴入分享壶,浓郁香气笼罩天台,实践成果验收成了风味品鉴会。同学们先尝本组作品,再好奇地轮换品尝其他小组用不同咖啡豆冲泡的咖啡,“我们这杯好像有淡淡的柑橘风味!”“这一杯口感好厚重,有巧克力的感觉。”刚刚学到的风味描述词汇,立刻被活学活用。现场赞叹、讨论、欢笑声不断。本次活动备有牛奶和方糖,让大家体验风味变化,更深悟黑咖啡的丰富滋味。此时此刻,咖啡成了绝佳社交媒介,打破同学间隔阂,大家围绕作品交流感受、分享趣事。同学们因咖啡相连,促进了包容交流与多元理解。


人资2401班此次活动意义远超教冲咖啡。它以咖啡为载体,融合文化、美学、品格培养与社交,赠予学生开启丰富生活的钥匙,提醒其品味生活美好,也深化了同窗情谊,证明知识趣味在实践中更易感知。这个秋日午后,毣谷书院“第三空间”里,同学们收获了咖啡香、慢时光、更近的情谊,以及一堂温暖深刻的生活选修课。
撰稿:栾佳琦
供稿:淬炼·国际商学院
摄影:栾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