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耗实验室开张,助力大二学子更积极的状态应对学业压力与成长挑战,9月25日18:00,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辅导员王连娣于博学楼302教室举办2024级辅导员说完满活动,本次活动以“拒绝精神内耗”为主题,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指导与互动交流,引导同学们摆脱内耗困境,以积极心态拥抱大学生活。

活动伊始,辅导员王连娣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为切入点,结合生动案例,带领同学们识别精神内耗的典型表现。“回答错问题,担心同学笑话自己”“写作业时总被批评,逐渐失去动力”“因同学一句玩笑话就情绪低落”“为追求完美作文开头,迟迟无法动笔”等这些贴近学生日常的场景,让在场同学纷纷产生共鸣。


随后,辅导员王连娣针对“怎样的人容易内耗”展开分析,总结出四类典型人群。追求完美者易因“想太多、做太少”陷入自我斗争,在学习压力与父母高期待下被“无用感”包围;讨好型人格者常活在他人期待中,过度迎合他人意愿,因分不清“自己的事与别人的事”变得敏感多疑;太理想化者对未来有过高期待,当“理想丰满”遇上“现实骨感”,易在与现实的碰撞中陷入自我怀疑;高敏感人群则习惯过度解读过往与他人话语,陷入“反刍思维”,反复回想负面经历,被焦虑、懊悔等情绪包裹。



在“如何避免精神内耗”的核心环节,辅导员王连娣分享三大实用方法。一是“完全接纳自我”,从自我觉察、停止自我批评、学会自我关爱、接受情绪四个维度出发,引导同学们接纳自身优点与缺点,允许自己犯错,在成长中培养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二是“突破反刍思维”,通过降低预期、区分情绪与现实、关注当下、积极自我暗示、设定目标并行动,帮助同学们跳出“反复纠结过往”的怪圈;三是“锻炼心理弹性”,教大家用特定的句式挖掘自身资源与能力,提升面对逆境的适应力。



当谈及“内耗了怎么办”,辅导员王连娣给出具体应对策略:降低心理预期,设立“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将大问题拆解为小任务逐步解决;运用成长思维,把错误视为学习机会,坚信“努力能带来改变”;转移注意力并行动起来,避免过度社会比较,用实际行动减少心理内耗;拥有优势视角,聚焦自身优势与资源,通过“别人常向你请教什么”“做什么事会专注投入”等问题,发现自身闪光点。

活动最后,辅导员王连娣鼓励同学们将心理磨砺转化为成长动力。现场同学纷纷表示自己对精神内耗有了清晰认知,也掌握了实用的应对方法,未来将努力摆脱内耗,以“我心向阳”的姿态,在大学生活中实现自我蜕变。此次辅导员说完满活动,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同学们后续的学习与成长筑牢心理根基,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撰稿:赵文婧
摄影:赵文婧
供稿: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