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蔚琳,女,2003年5月出生,山西省运城人。淬炼•国际商学院会计2105班、太行书院学生,会计2105班宣传委员,曾担任淬炼•国际商学院团总支宣传部部长,第十一届淬炼·国际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荣获晋中信息学院2021-2022学年一等奖学金,2022-2023学年优秀学生干部、二等奖学金,第五届“创想杯”招生广告创意大赛优秀奖,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奖,2023-2024学年优秀团干部,同时考取了初级会计、英语四级、普通话、计算机二级证书。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裴蔚琳
从大一入学起,我就带着些许不甘心,因此,心中萌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我要蜕变,要抛弃过去的自己!现今回头看,这条像解方程式一样的路,我真的走下来了!
解:满屏的docx.
初入信院,我也懵懂无知。军训期间和舍友一起面试了书联,学姐超级亲切,以至于我想都没想直接面试了新闻编辑部,也顺利收到面试成功的短信。没曾想,从此与新闻的缘分“一发不可收拾”。
扑鼻而来的便是各种宣讲,团总支宣传部张启旺学长的宣讲绘声绘色,让我芳心欲动,之后也如愿加入。甚至在之后的班委竞选中,我看到宣传委员中有宣传两字,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想着应该跟宣传部差不多,就竞选了。至此,便开启了我3年的写稿生涯。
“在干嘛?”“写稿子。”“怎么又在写稿子,那不打扰你了。”大一的生活如你所见,每天不是在写稿就是在去写稿的路上,和爸妈、朋友的聊天记录里都是“在写新闻稿”。别人的大一生活都是开开心心参加活动,而我参加完活动后才开始真正的工作。大一后半学期由于疫情影响在家待了半年,工作交接由线下开会变成了线上沟通。我至今仍然记得和吴佳怡学姐对接我写的一篇稿子,修改了大概十几遍,我两的聊天记录甚至都是文件。到现在,我的电脑还是满屏的docx.C盘也早已爆红。




去括号:“键盘侠”的蜕变
宣传部是一个传播信息与塑造形象的部门,更多的是做一个个幕后的“键盘侠”。大三,有幸被选为淬炼·国际商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后,我才发现好的文字功底也只是冰山一角。沟通力、表达力的不足难以支撑我工作的展开。
“家里的亲戚朋友都评价我,这么一个文静的小女孩也不怎么说话,竟然在学校担任主席啦!”确实,公开地做一些演讲,对我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次糟糕的期中座谈会,我试图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汇报工作情况,但我犯了一个大错误,习惯了写稿中升华文字,自己却又缺乏表达能力。“前半个学期宣传聚焦四大模块,主要撰写他们的稿件”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我却陷入了冗长的重复之中,言辞啰嗦且缺乏新意。尽管我事先准备了PPT作为辅助,但紧张的情绪让我无法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草草结束了在老师面前的首次汇报。


同时,统筹整个学院的宣传工作对于刚刚上手的我来说,着实困难。每周召开的主席团例会,宣传工作总是被提溜出来作为一个大问题来说。此外,我也发现自己似乎陷入了困境,无论付出多少努力,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渴望创新,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慢慢的甚至陷入自我怀疑中,是不是我真的不适合做一个好的领导者。
幸运的是,有淬炼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一直陪伴着我,他们总是在背后默默地给予我支持,并为我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我开始积极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演讲方法与工作方式,力求在每一个任务中都能展现出最好的自己。在接下来的“我为同学做实事”活动以及第二学期的期中座谈会上,我明显感受到了自己的显著变化。我的言辞变得更加流畅自信,也逐渐在工作中找到了灵感。更令人开心的是,从老师们口中听到了对我的肯定:“裴蔚琳进步真的挺大!”





合并同类项:独属于淬炼的温馨时刻
在我迷茫的时候,李瑞花老师为我点亮前行之路。说是老师,可我更觉得花姐是我的知心家人。她不仅会在工作之余时常与我交流谈心,让我开拓思维,还会与我分享近期生活点滴。7教319办公室靠窗的那个位置总能让我感觉到家一样的温馨。
在第一次期中座谈会后,我也主动与张振国老师(第十一届学生会的指导老师),袒露了我的焦虑。我跟国哥讲述了我在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国哥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以家常话题拉近彼此的距离,关切地询问我的家庭和学习状况。他告诉我,努力不一定能立即看到回报,但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收获属于自己的福报。与国哥的交谈,不仅让我对主席这一身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让我重拾了前行的信心。


检验:在各种校平台上“大展身手”
我还记得,我最初接触的领域是体育新闻稿件。大一刚入学那年的十月份,我就独自完成了一篇关于“第九届阳光杯行走挑战赛”的活动报道。有一天,学姐激动地告诉我:“你的稿子登上完满焦点了!”我当时还一脸懵,不解地问:“完满焦点是什么?”学姐解释说:“那是咱们学校发表优秀稿件的平台。”听到这番话,我感受到了一种被认可和肯定,觉得自己确实具备一定的能力。
渐渐地,我开始以宣传者的身份自居,熬夜撰写稿件成了家常便饭,但我却乐此不疲。键盘的敲击声、脑海中的思绪翻涌,以及稿件一遍又一遍的修改,一篇又一篇的完成,我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创作的过程。虽然写稿的日子充满艰辛,但每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撰稿人一栏时,我的心情也随之喜悦,痛苦顷刻间烟消云散。此外,我参加了两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宣传报道组的一员,从负责撰稿到审阅稿件,多篇报道被中青校园采纳发布。



如今,生活已归于平淡,我也只是一名普通学生。但回顾这三年的学生会生活,我深感收获颇丰。甚至在真正结束的那一刻,心中还有一丝空落和些许不舍。这段经历也让我更加明白:干一行,爱一行。无论未来走向何方,我都将带着这份热爱和坚持,继续前行!
撰稿:任冰冰 裴蔚琳
供稿:淬炼·国际商学院团总支宣传部
摄影:裴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