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商科 > 正文

三校四区相约云端 谱写国际商科主旋律

发布时间:2025-07-05阅读数:

水墨长卷记录三校四区发展主旋律,国际商科融合共创美好前景。7月4日15:00三校四区国际商科交流总结会在腾讯会议召开,会议由重庆移通学院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李魁梅主持,晋中信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刘一弘、泰山科技学院冲突营销学院项目主管张凡,以及三校四区国际商科代表教师参加了会议。

严实活新,奋起奋进。李魁梅副院长从招生工作、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教学竞赛、学科竞赛、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成果分享,阐述了本学期移通学院国际商科工作进展。在招生工作板块,将FOM项目作为招生工作的核心抓手,形成了多维度、全覆盖的招生体系。教学竞赛、学科竞赛、教学研究等方面也成果丰硕,推行 workshop 教学形式,《组织行为学》双语课获校级智慧课程,《商务英语》申报市级来华一流课程,多位教师斩获全国课程杯二等奖等10余项奖项,国际化案例被北美案例研究协会收录,在商务英语竞赛中获12项国奖。

聚力创新,发展共赢。晋中信息学院国际商科教研室主任李玲分享了国际商科本学期的工作情况。在招生与活动开展方面同样亮点纷呈。经过前期对淬炼·国际商学院学生的德语兴趣调研,创新性地开设了《德语与德国文化》选修课,采用双师授课模式,为学生打开了解德国文化与教育的窗口。积极参与晋中信息学院高招峰会,扩大学校国际商科项目的影响力。建立了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每周汇总工作计划与执行情况,确保招生宣传工作有序开展。国际商科教研室全体教师利用每周教研室例会时间与淬炼·国际商学院所有教研室完成了FOM项目的交流宣传,完成了淬炼·国际商学院、商务英语学院全体学生的宣传推广,完成了专升本新生FOM项目招生直播宣传活动,参加了学校国际交流周活动。此外,邀请FOM大学教授来校和学生举办师生面对面活动,邀请廖成林教授针对FOM项目做了相关的营销活动研讨。

凝心聚力,迎刃而上。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刘一弘强调了国际商科要与完满教育、领导力培养以及商科思维想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开拓国际视野,将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体现出国际商科教育的特色。

冲破瓶颈,精诚共进,会议还就课程建设问题、双语课程授课挑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泰山科技学院冲突营销项目主管张凡着重介绍了本学期在《网络广告与新媒体传播(双语)》与《创新创业与企业家精神(双语)》两门课程的新建情况。重庆移通学院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李魁梅指出,各课程组在课程建设中面临时间紧张、学生问题、模课困难、资料准备等诸多挑战,并建议聚焦教学研讨,充分利用双语课程特色申报省级/市级/校级项目、参加各类教学竞赛、积极申报一流课程等,尤其要关注来华一流课程的申报优势。

彭晓阳老师分享了双语课程建设中的困惑:学生英语接受程度较低,全英授课效果不佳,尤其在大三学生中课堂反馈较差,如何平衡中英比例,确保学生理解理论并能灵活运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刘一弘结合自身经验提出,由于学情差异显著,选修课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建议调整考核方式,如用视频作业替代试卷,并实施分层分级要求,可借助AI等技术工具辅助教学。同时,通过抖音预告提升学生预习效率,在课堂设计中融入游戏化互动,如外教讲座、站队辩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感。

泰山科技学院冲突营销学院项目主管张凡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选修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度优化与创新。在教学资源呈现上,坚持采用全英文 PPT 进行授课,旨在营造沉浸式的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融合的教学环境,还促使学生主动使用电子词典、学术翻译平台等工具自主学习,锻炼其信息检索与语言理解能力,逐步培养国际化的学术视野。为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参与度,张凡老师积极拓展教学场景,组织企业采访等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在教学评价环节,张凡老师尤为注重课堂表现,构建了多元化的课堂评价体系。

布局谋发展,求变赢未来。此次三校四区国际商科工作总结会的召开,不仅全面展示了各校在国际商科教育领域的成果与经验,更凝聚了发展共识、明确了前进方向。相信在共同努力下,国际商科教育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复合型商科人才贡献力量。

供稿淬炼商学院·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