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14:30,国际商科教研室召开了教学成果奖申报专题讨论会。申报教学成果奖的李玲、董丽涛、刘姗三位教师,围绕成果凝练、材料优化、团队分工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研讨,为后续申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聚焦成果凝练,锚定申报方向
李玲老师系统梳理了校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要求,她强调,教学成果需紧扣“创新性、实践性、示范性”核心要素,立足各位教师的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学科竞赛、商科实战等领域的长期积累,从“解决什么问题”“创新什么方法”“取得什么成效”三个维度提炼特色亮点。
对标评审标准,优化申报策略
会议第二环节,老师们以往届获奖案例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申报书撰写规范与常见误区。通过对比分析,团队明确了成果简介的逻辑框架、支撑材料的遴选标准以及佐证数据的可视化呈现方法。为强化申报材料的说服力,会议决定从“数据、案例、文案”三个方面进行准备,三位老师分别负责成果数据统计、典型教学案例挖掘和申报文本打磨。

明确阶段目标,压实责任分工
经过2小时充分研讨,老师们明确了各阶段任务节点及各自分工。刘姗老师负责统筹教学成果数据挖掘与量化分析,确保数据真实性与对比维度科学性; 董丽涛老师梳理教研室教师教学竞赛、学科竞赛、商科案例、课堂改革等获奖情况;李玲老师负责主笔申报书文本撰写与凝练,重点突破、成果创新点表述、逻辑链条搭建及政策契合度提升。
此次讨论会既是申报工作的动员会,更是教学改革的推进会。教研室将以成果奖申报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学创新,凝练育人特色,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