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商科 > 正文

【认知实习】镜头下的社会实验:从《大出路》看青年的选择与突围——行政管理小学期系列课程

发布时间:2025-07-01阅读数:

7月1日,行管2401班和行管2402班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与感触。在“镜头下的社会实验——从《大出路》看青年的选择与突围”课程上,张杏利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照本宣科,而是带领同学们观看了一部极具深度的纪录片——《大出路》。通过影像解读与学生互动,聚焦当代青年在教育、职业与人生规划中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张杏利老师围绕“努力就能改变命运”和“出身是否早已注定”展开话题讨论,引出《大出路》这部纪录片。该纪录片聚焦三位主人公:出身贫寒但一心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少年,在城市繁华中面临职业与人生方向抉择迷茫的职场新人,以及身处教育资源优渥环境却对未来充满困惑的富家子弟。他们的故事相互交织,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当代社会的众生相,深刻探讨了教育、阶层、梦想与现实等话题。

观影过程中,教室里十分安静,同学们都被影片中的情节深深吸引。当看到农村少年在艰苦环境中梦想走出大山,为了那一丝改变命运的希望而不懈努力时,不少同学为之动容;而职场新人四处碰壁,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苦苦挣扎的场景,也让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感同身受,陷入沉思。

观影结束后,张杏利老师组织同学们展开关于纪录片的讨论。同学们在手机学习通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万芸竹同学表示,纪录片让自己深刻意识到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更加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有的同学则从职场新人的经历中,提前思考起未来职业规划,意识到要在大学期间努力提升自己,增强竞争力;陈瑞芝同学和贾梓琪同学探讨了家庭背景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思考如何突破阶层局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马睿雯同学分享:“我们并不能改变出身,只有不屈服于出身,并且有勇气和毅力,有梦想和动力,才能去改变这不公的命运,达到自己想要的阶层。”

随后,老师又进行了一个关于“出路”更多取决于个人努力还是由社会结构塑造的投票。结果是百分之七十的同学都选择了社会结构,对于这个结果,老师表示“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同学,你们未来或许会参与政策制定、参与社会治理。希里你们记住今天的触动 看见资源分配的不均,更要思考如何搭建公平的阶梯;理解阶层固化的困境,更要相信制度创新能撕开裂缝。”

张杏利老师在总结中谈到,社会学给我们的不是答案,而是提问的勇气--问为什么有人举步维艰,问怎样让更多人有选择的底气。她表示,愿同学们带着这份“看见”与"思考”,在行政管理专业道路上既保持共情的温度,又练就改变的本领。毕竟,最好的“出路”,永远属于那些看懂了世界,仍愿意为之努力的人。

此次课程选择播放这部纪录片,旨在让同学们跳出书本的局限,从更广阔的社会视角去思考人生与未来。不仅引发了同学们对人生、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还为大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张杏利老师表示还会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通过多元化的素材,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撰稿:卢子钰

摄影:卢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