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企业高管进课堂】校企联动传承非遗文化 跨界课堂探索管理真谛

发布时间:2025-03-13阅读数:

2025年3月12日10:00,淬炼·国际商学院审计2202班《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7号教学楼307教室开展了“高管进课堂”主题活动,课程主讲教师刘潇特邀澳大利亚格利菲斯大学商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李俊先生作为主讲嘉宾,他不仅是山西四达酒类饮料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还是“代县黄酒酿造技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具有丰富的商业经验和独到的商业见解。

非遗技艺进课堂:从黄酒历史看文化传承

课程伊始,李俊以“代县黄酒”的历史渊源为引,向师生们讲述了这一非遗技艺的厚重底蕴。李俊提到:“黄酒不仅是饮品,更是代县人与土地、气候、历史对话的载体。”通过黄酒的历史演变,揭示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商业中的生存逻辑——唯有坚守核心价值,才能实现品牌的长青。从选料、浸米到发酵、灭菌,每一步都依赖经验与技艺的精准把控。“传统工艺的传承本质是‘人’的传承,”他感慨道,“如何让年轻一代理解并接手这些技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现实挑战。”这一观点瞬间将非遗话题引向课堂主题——人力资源的文化认同与技能传承机制。

品鉴与案例:冲突管理中见长期价值

“甜不腻口、酸不过头、苦不留喉”。李俊老师带领学生从色、香、味、格四个维度品鉴不同年份的黄酒,并借此类比企业人才评估的多元维度。随后,李俊老师分享了企业发展中的真实案例:传统工艺与工业化生产的冲突、老员工技艺垄断与新人培养的断层、短期市场利益与非遗文化长期价值的博弈……面对这些矛盾,他提出“托马斯—基尔曼模型”的管理哲学,生动诠释了人力资源管理中“文化留人”与“制度创新”的双轨策略。

跨界融合:从黄酒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商科启示

课程尾声,李俊先生的分享不仅是一段品牌发展史,更是一部微观的企业管理教科书,将品牌发展与商科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创新视野。2022级王森浩同学表示:“这堂课让我意识到,管理不仅是数据与模型,更是对文化与人的深刻理解。未来职业规划中,我希望成为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型’管理者。”

本次课程是推进“新商科+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实践,通过校企协同、跨界对话,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行业认知,也为非遗文化的当代转化提供了学术思考路径。正如刘潇老师所言:“当人力资源管理遇见千年黄酒,碰撞出的是文化自信与管理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课堂,正是商科教育扎根中国大地的生动注脚。”

撰稿:刘 潇

摄影:刘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