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午10点,廖成林教授在7教317教室为淬炼·国际商学院的教师们开展了主题为“故事化案例撰写”的专题指导,旨在通过案例指导,提高教师们商科教学案例的编写质量与教学实效。

廖成林教授在培训中首先强调了故事化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提到,集团上下对案例教学高度重视,并明确要求案例编写向“故事化”方向发展。这种转变不仅迎合了学生对实践性、趣味性教学的需求,也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升教学的实用性和影响力。一个成功的故事化案例,必须具备真实的数据支持、生动的情节设计和清晰的逻辑框架,从而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商业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进行思考。廖教授指出,故事化的案例能够像小说一样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他认为,一个好的故事化案例,应当具备高度的可读性和情节的吸引力,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学习和探索。

在具体的案例分析环节,廖教授针对教师们提交的15篇案例进行了逐一点评。他详细指出了各案例在标题设计、内容展现以及数据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廖教授特别强调,许多案例过于侧重于展示学术性或文学性内容,而忽视了故事的情节和吸引力,这导致案例失去了教育学生的本质效果。

廖教授提出,故事化案例的核心在于“故事”,因此案例的编写应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增加第一手的实际数据和信息,使案例内容更贴近实际,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他建议,案例标题应简洁有力,直接反映案例的核心内容或教学目的,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的专业术语或过于抽象的表达。
在提高故事化案例的质量方面,廖教授还强调了悬念和冲突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故事化案例应当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能够制造适度的阅读障碍和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设置引人深思的问题和挑战,故事化案例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廖教授在最后,对在场的教师们之前做的工作表示肯定,也再次鼓励教师们运用技巧不断修改商科案例的内容。他希望所有教师能够利用此次专题指导的反馈,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案例设计,使其更符合故事化教学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目标。
通过廖教授这次的专题指导,教师们对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故事化案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教师们将尝试将培训中学到的技巧和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期提高教学案例的实用性和教学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

撰稿:阮啓源
摄影:阮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