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

教与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与学 > 正文

【学术讲座】解码信任公式:从“术”到“道”的实践路径——安艳霞老师举办“个人魅力提升—建立信任”的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05-15阅读数:

当AI能模仿人类表情,当网络社交充斥着“滤镜人格”,真实与信任成为稀缺资源。在人际关系趋向虚拟化的今天,如何通过建立深度信任提升个人影响力?5月14日16:00-17:30,淬炼·国际商学院安艳霞老师在7教105开展了题为“个人魅力提升——建立信任的科学与艺术”的专题讲座。安艳霞老师从跨学科视角,结合社会学与行为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为财务2402班的同学揭秘了信任构建的底层逻辑,为个人在人际交往、职场发展以及社会生活中赢得信任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助力大家开启成功人生的大门。现场掌声不断,互动热烈。

安老师讲座围绕“信任是什么、信任的成因、信任的建立及建立信任的个人策略”四个主题,为听众们揭示了信任的深刻内涵和构建信任的实用方法。

讲座伊始,安老师引入游戏“谁能抓住骗子”,将在场学生每七人一组进行了分组,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别扮演“说谎者”和“说真话者”。游戏中大家竭尽所能混淆试听,小组成员进行真假判断。通过游戏,同学们渐入佳境,安老师适时导入信任的内涵,即“相信他人言语或行动并认为其出于善意的意愿”,并指出信任的“不确定性、风险、认知”三大特征。同时,结合游戏过程从能力、善意、正直、表情、情绪等对提出了信任的成因进行了解码。她指出,信任并非天赋,而是可通过科学方法培养的“社交硬通货”,其核心在于“认知一致性”——言行、能力与价值观的长期匹配。

在建立信任的过程中,安老师提到,信任不能即刻形成,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维系,信任关系一旦破裂,难以修复。因此,“持续获得他人信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且极为重要的命题。它涵盖了对信任的维系、巩固和升华,是个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立足并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能力。

讲座中,安老师帮助同学们解码了信任公式,提出了从“术”到“道”的实践路径——“信任金字塔”模型。她将构建过程拆解为三个层级:基础层,可信形象塑造;能力层,专业与共情并重;价值层:长期主义信用账户。安老师指出,“首因效应决定55%的信任基础。”通过现场演示,安老师向同学们解释了梅拉宾法则,并展示了非语言行为的管理技巧。如保持0.8秒的适度眼神接触、开放型肢体语言(如双臂不交叉)、语速与对方呼吸频率同步等细节。通过非语言行为的管理,传递“安全信号”。安老师引用麦肯锡“可信度矩阵”,告诫同学们专业能力是信任的基石,共情能力让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需求、感受和顾虑。

讲座最后,安老师引入职场案例,进一步帮助同学深化了对非语言行为管理的理解。安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为听众们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关于信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有助于大家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信任的力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个人的成长与成功。

撰稿:安艳霞

摄影:李怡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