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15:30,由主讲人闫述丽带来的学术讲座《大脑的“弯道超车术”:U型思考法》在师生热烈的互动中结束。本次讲座深入探讨了U型思考法的核心理念与实际应用,现场气氛活跃。

闫述丽老师从生活中的常见案例入手,揭示了直线式思维的局限性。她通过便利店物品列举的小游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已知的已知与未知之墙的概念,引导听众认识到认知的边界与突破的重要性。闫老师强调:“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这句话引发了在场同学的深刻共鸣。
在讲解U型思考法的四个步骤时,闫老师结合“三个工匠”的故事,阐述了认知差距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她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定义核心问题”、“洞见问题本质”、“找到本质解法”和“制定解决方案”四个步骤实现思维的跃迁,并分享了追问法、框架法、类推法和假设法等实用工具。
讲座设置了丰富的互动环节。在问题定义环节,学生们积极提出生活中的困惑,闫老师引导大家用U型思考法层层剖析,现场讨论氛围热烈。一位学生提问:如何平衡学业与兴趣?闫老师以升维法为例,建议学生跳出二维矛盾,寻找更高维度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时间管理或兴趣与专业的结合实现双赢。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名参与互动的同学表示,闫老师的讲解让我意识到,很多问题并非无解,而是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U型思考法为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另一位同学则对“破界法”印象深刻,分享道:“反向思考的启发让我茅塞顿开,今后遇到难题时我会尝试从相反方向寻找突破。”
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思维工具,也激发了大家对深度思考的兴趣。闫述丽老师最后总结道:“U型思考法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与学习中实践它,实现认知的跨越与成长。”
供稿:财务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