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19:00,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郝晓雁教授受邀在3教101教室为审计2401班大一学生开展主题为“从报表看风险—数字背后的秘密”的专题讲座。讲座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详实的财务指标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财务报表中潜藏的风险信号,助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升风险洞察能力。

理论结合实践,解码财务风险。郝晓雁教授以“财务风险基本理论”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财务风险的四大类型: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与利润分配风险。她强调,债务规模过大可能引发偿债危机,而存货积压或战略决策失误则会直接影响企业现金流。“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平衡收益与不确定性,提前预判并规避潜在危机。”郝教授结合白酒行业的典型案例,指出存货的特殊性可能弱化传统指标的风险预警效果,启发学生动态评估企业真实偿债能力。
数据为镜,透视企业偿债能力。在“财务风险指标分析”环节,郝教授以2023年山西汾酒财报数据为例,详细拆解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现金比率等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及利息保障倍数等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揭示指标背后的深层内涵。
内外因交织,风险防控需全局思维。针对财务风险成因,郝教授从宏观政策、市场竞争等外部因素,到公司治理、战略决策等内部短板逐一剖析。她提醒学生:“经济周期波动与行业政策调整是外部‘黑天鹅’,而盲目扩张或财务制度缺陷则是内部‘灰犀牛’。唯有内外兼修,方能筑牢风险防线。”
案例点睛,启发专业思维。讲座尾声,郝教授通过股市波动案例与名人创业故事,生动诠释财务报表分析的实践价值。她鼓励学生:“数字是企业的‘体检报告’,审计人需以严谨态度挖掘数据背后的逻辑,为决策者提供风险预警与解决方案。”

学子感悟:从理论到实战的桥梁。审计2401班学生纷纷表示,讲座将晦涩的理论转化为鲜活案例,加深了对财务风险管理的认知。“郝教授的讲解让我意识到,审计不仅是核对数字,更是透过报表洞察企业健康度的‘诊断师’。”一名学生感慨道。本次讲座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更激发了大家对审计职业价值的深度思考,为未来的学习与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杨璐瑗 郝晓雁
供稿:淬炼·国际商学院
摄影:杨璐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