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14:00,辅导员史张炜组织会计2023级全体学生在2教601举行了以“美,无处不在”为主题的活动。这场活动旨在通过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三方面,鼓励同学们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在充满温情的校园内创造美。

活动开始,辅导员史张炜首先解读了美是什么?美,《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美”是会意字不假,但它与味道无关,它的本义就是美、漂亮、好看,即“美好、美丽”。他指出,大家都要有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发现生活中、校园中的美。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让大家去感受生活,体悟生活。

发现美 如诗如画的心灵之旅
在理论讲解环节,史张炜老师结合美学经典理论,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向学生阐述了美的多元内涵。不仅剖析了艺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内容美,还通过列举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行为美、心灵美等内在美的重要性。为了让抽象的美学知识更易理解,他分享了梵高、达芬奇等艺术大师的创作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艺术之美背后蕴含的执着与热情。
互动环节将讲座氛围推向了高潮。同学们积极踊跃,纷纷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美的独特经历。有的同学讲述了在志愿服务中,从帮助他人的过程里体会到的人性之美;还有同学分享了在一次旅行中,被古老建筑的独特韵味所震撼的经历。辅导员认真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并给予点评和鼓励,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

感受美 触动灵魂的奇妙盛宴
史老师还针对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如如何辨别美丑、怎样提升自身审美能力等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当我们敞开心扉,去感受美,就仿佛踏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任何美,黑格尔说:“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比如,一朵花望过去是美的,若你懂得花的意象,懂得生命的生息和延续,便能感受到一种豁达。他鼓励学生多参与艺术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对美的敏锐感知。

创造美 充满神奇与魅力的艺术征程
当灵感的火花在脑海中乍现,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心灵的夜空。花的美,其背后其实是延续生命的旺盛愿望。植物学家说,花的美是在上亿年的竞争中形成的,不美的都被淘汰了。我们经常赞叹花美,背后隐藏着生存的艰难。让大家去喜欢一本书、一幅画,一件艺术作品,是因为这本书、这幅画、这件艺术品和心灵产生了共鸣。
讲座最后,史张炜老师进行了总结:“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美的心灵,用实际行动创造美,让美伴随自己的成长,为校园、为社会增添更多美好。”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让学生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指明了发现美、追求美的方向。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在生活中积极践行美的理念,努力成为美的发现者、传播者与创造者。在生活的广袤画卷中,美宛如璀璨星辰,悄然散落于每一个角落。生活在校园中,让同学们发现校园中的每一处美,美是一种治愈。生活越是忙碌和复杂,我们越是向往一种治愈的力量,它可以是一首音乐,一张照片,一只动物,甚至是新的发型。

撰稿:宋雪亮
供稿:淬炼·国际商学院
摄影:宋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