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力,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为新学期教学质量提升做好准备,3月14日下午,淬炼·国际商学院组织了“智慧课程系统设计及教学实践策略与要点”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第二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赛一等奖获得者,河北省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增强副教授作为主讲嘉宾,牛晋霞院长带领学院全体教师参与,刘一弘老师主持会议。

首先,张教授讲解了智慧课程的定义和内涵。智慧课程(Smart Course 或 Intelligent Course)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AI)、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结合教育学原理和心理学理论,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体验的一种新型课程模式。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技术增强教学过程的效率和效果,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张教授从TPACK教学模型入手,详细解析了技术、教学法和内容知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了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其次,张教授讲解了智慧课程的要素:在线课程、知识图谱及AI工具集。当前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包括学生参与度不高、个性化教学难以实现、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知识图谱和AI技术为解决这些困境提供了可能。AI时代的课程构成要素建设,包括目标、内容、活动、环境和评价五个方面,均可以依托AI技术加以提升。张增强教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知识图谱的概念和基本构成,知识图谱的类型、作用及创建方式,并展示了如何通过知识图谱的资源关联优势创建题库。教师们可以通过对知识图谱进行数据分析,为更高效的“因材施教、因错施教”提供了新策略。接着,他介绍了文心一言、KIMI、秘塔、豆包、通义千问等AI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而后,他又阐述了课程专属助教训练四步骤。
再次,张教授讲解了人智慧的使用资源及操作要点。教师团队通过录制知识图谱与 AI 结合的在线微课、编写工具使用手册,将教学资源结构化;在教学管理中设置赋分前提条件,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率动态调整作业和测试范围,确保重点知识覆盖。学生则可通过错题集进行靶向学习,章节测验后即时查看智能反馈报告,从知识图谱中掌握率低于阈值的节点开始针对性强化,并通过系统根据掌握情况智能生成的自测题巩固提升。

为了让老师们理解的更清楚,张教授还分享了自己的实践案例及心得体会。他以自己主讲的省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工程设计软件与应用”课程为例,从资源建设、图谱及助教、课程实施、效果与思考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展示和分析。他详细展示了如何构建并运用知识图谱实现精准教学,帮助学习者个性化与智能化的学习,分析了知识图谱的优势。

最后,张教授与在座的老师进行了交流活动。在场教师们表示通过张教授的讲座和实战练习,收获了实用的教学方法,为后续的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比赛等教学活动拓宽了新思路。

本次讲座的举办推动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教师探索课程质量提升和建设新形态教学资源指明了方向,切实提高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应用能力,为学校今后智慧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撰稿:刘 姗
摄影:吴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