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持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领导力教研室于3月12日和13日组织开展教学质量提升集体备课与听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与课堂观摩评议,推动教学创新与经验共享。活动分为“教学设计与考核创新研讨”“课堂教学实战观摩”两大模块。
一、集体备课凝共识
在教研室主任张文燕老师的带领下,课程组教师围绕《新媒体时代的品牌与营销管理》课程展开深度研讨。会议聚焦“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优化”三大议题,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教学内容重构:针对数字经济时代营销环境巨变,团队一致决定增设“AI技术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碳中和政策下的绿色营销”等前沿模块。
教学方法创新:围绕Z世代学习特点,教师们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法。计划将32课时中的40%调整为翻转课堂,通过“课前案例准备+课堂情境模拟+课后基础知识巩固”三维联动提升学生参与度。
考核体系优化:针对传统期末笔试的局限性,教研室确立平时成绩提升至40%的方案。具体包含多个考核项目,如企业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策略设计、“课程贡献度”考核维度(课堂发言)等。

二、课堂观摩促成长
备课研讨次日,教研室开展“教学实战观摩”活动,教研室刘欣欣、吴丽芳、樊文婧、李新宇4位教师走进雷思雨老师《新媒体时代的品牌与营销管理》课堂。

首先雷思雨老师以提问的方式促动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了回顾。
课堂亮点:第一、雷老师以“2025年电商如何发展”为切入点,通过“政策法规-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变革”等环境要素,构建宏观环境分析框架。第二、雷老师以“观夏”中国本土的香氛品牌的案例为例对宏观环境进一步剖析,如,观夏在政策方面可能受益于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经济方面,消费升级和国潮趋势的影响;社会文化方面,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认同感增强;技术方面,利用社交媒体和数字化营销。雷老师与学生互动积极,教学效果良好。
课程最后,雷老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布置了关于微观营销环境的思考作业。

此次教研活动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更是对新商科课程建设要求的积极响应。通过思想碰撞与实践探索,教师们不断提升教学创新能力,为培养具有宏观视野、数字素养的新时代营销人才积蓄力量。
撰稿:刘欣欣
摄影:刘欣欣
供稿:领导力教研室